最近我对过山车为啥那么刺激特别好奇,不就是坐上去一冲一滚的吗?但看了好多视频,总感觉没搞懂真家伙。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试试,搞个小模型来看看原理是啥玩意儿。
先简单准备一下东西
开始前,我盘算了一下手头有啥玩意儿。翻了翻抽屉,找出几张旧纸板、一把剪刀、一点点胶水和细铁丝。本来还想弄个正式图纸,但算了,太麻烦,直接瞎比划着干呗。
动手折腾模型
我先拿纸板剪了个小轨道,想做成高低起伏的样子。脑子里想着游乐园的那个大家伙,手一抖就剪歪了。胶水粘上去后,软趴趴的,轨道动不动就塌下来。气死了,重新来呗!我试着加个铁丝骨架,固定住纸板。这回稳多了,我就开始加高度变化。高点弄个小坡,低点搞个深坑,像个大波浪一样。
- 测试第一遍:放个小玻璃珠当“小车”,从高处推下去。结果冲太快了,一下子飞出去了,撞桌上弹得老远。
- 第二遍:改了下轨道弯曲度,加点小弯道缓冲。这回珠子转个圈慢慢下来,但不刺激了。
真折腾!我就想为啥刺激?难道是因为速度?我试着在轨道高点加点高度,放珠子前手一抖差点掉了。推到半路又出了毛病,轨道连接的地方没粘紧,分裂了半截儿。
遇到问题修修补补
这下整麻烦了,胶水都干透了粘不住。干脆拿铁丝绕圈绑紧,再测试时珠子跑得顺溜点。我发现刺激的秘密是冲高点和摔低点的速度变化。高点掉下来瞬间珠子嗖一下冲出去,加上弯道转弯时离心力拖着,感觉心都跳出来了似的。
实现个简单版:固定好轨道后,珠子从顶冲到底,全程“哇”的感觉出来了。原理原来就是这高低差加转弯,让身体跟不上节奏,大脑短路了才那么爽。
搞这一通,累是累点,但挺乐呵。以后去游乐园玩过山车,我知道为啥刺激了,就是设计让人吓一跳又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