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翻书看到唐朝仕女图就手痒了,心想非得在自己脸上试试花钿不可。结果满淘宝乱转愣是没找着成品,气得我干脆翻出压箱底的金箔纸,抄起剪刀自个儿裁花样。
翻车现场实录
撕开金箔纸那瞬间我就后悔了——薄得像蝉翼的玩意儿粘了满手。硬着头皮用镊子夹着剪花瓣,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好不容易剪出五个歪扭花瓣,往额头上一摁,直接给沾眉毛上了!赶紧翻出奶奶的榆树皮胶,拿棉签蘸着往金箔背面抹,黏糊糊的胶水顺着指缝往下滴。
考古级定位攻略
对着铜镜贴第三回才找着门道:《木兰辞》里"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说的原是太阳穴位置。食指沾着胶水往鬓角按,金箔片刚贴上就起翘边。急中生智扯了半张保鲜膜压住,哈着热气捂了十分钟。揭开来金光闪闪的,倒是比额头那位置更衬脸型!
- 眉心款:适合圆脸妹子 贴太高显脸大
- 酒窝款:腮红上叠贴金箔 笑起来忽闪忽闪
- 唇珠款:下唇正中央点小圆点 吃饭必掉
最绝的是照《簪花仕女图》在眉梢贴流云纹。胶水没干透就眨眼,金箔纹路糊成抽象画。顶着这半残作品去买菜,楼下车棚张大爷直夸:"姑娘这金片片摔得挺艺术哈?"
血泪总结
熬到半夜终于悟出门道:榆树皮胶得兑白酒调稀,用眼线刷比棉签精准十倍。唐代贵妇贴金箔前要敷铅粉,咱现代人得先压层散粉才粘得牢。清代那会儿还时兴贴满腮帮子,我在颧骨试贴连环金钱纹,活像被金元宝砸出来的淤青。
现在冰箱还冻着二十几个剪坏的花钿,下回直播打算试试贴鼻梁——反正翻车也就多件糗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