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摊牌了。之前一直嘲笑用全拼打字慢的人,结果上周开会记笔记,手指在键盘上飞了半天,自己一瞅屏幕——嚯,拢共就憋出三行半!老脸一红,当场决定把用了十年的双拼给废了,重头练全拼。这事儿说出来挺打脸的,但实践过程是真有点意思。
第一步:先卸了自己的双拼老本
周五下班直接开干。第一件事特粗暴:进输入法设置,咔嚓把双拼方案关了。键盘瞬间变回26键全拼布局。随手敲个“我们公司”(women gongsi),手指头立马在G和O之间迷路了三次。以前双拼就按俩字母“wo go”,现在得戳八下!血压蹭蹭往上飙,气得我差点把鼠标扔窗外。
硬着头皮打了段聊天记录练手。打完一瞧:58个字,耗时三分钟,还错了五个词。最绝的是“会议记录”打成了“回忆妓路”,被输入法智能纠错改成“回忆记录”——行,好歹不是社死现场。
第二步:发现“智能”才是亲爹
周六泡了杯浓茶,死磕输入法的“智能组词”。以前用双拼太依赖肌肉记忆,全拼反而被迫学新招:打完声母就试着敲空格。比如“效率”(xiaolv),刚输完“x-l”,候选词第一个就蹦出“效率”!比完整输入省一半功夫。
下午专门练高频词组合。发现仨规律:
第一招:偷懒用首字母
像“这个项目需要修改”(zhege xiangmu xuyao xiugai),直接敲“zhg xm xu xg”,靠输入法自动补全,居然九成都能蒙对。第二招:死记硬背快捷键
右手小拇指养成肌肉记忆:逗号键翻候选词第一页,句号键翻第二页。以前傻乎乎按方向键,现在能省一秒是一秒。第三招:别跟整句较劲
试了整句输入。“我今天要去便利店买三明治”(wo jintian yao qu biandianli mai sanmingzhi),噼里啪打完,结果“三明治”被识别成“三门治”。得,拆成“买三”+“明治”分两次打反而更快。
第三步:亲手调教词库
周日开始个性化改造。打开词库设置一顿猛操作:
- 把“需求评审会”设成固定短语,简拼敲“x-q-p-s-h”直接弹出来
- 删了十来个系统推荐的沙雕网络词
- 导入同事名字的专用词库(省得打老王变成老汪)
顺手打开“云词库同步”,手机电脑打字记录互相拉平。现在工位打一半的文章,地铁上用手机接着敲,候选词排序都不带变的。
现在什么水平?
折腾三天,周一上班战战兢兢交周报。800字文档半小时打完,手速测试网站一跑——从原本双拼的65字/分钟飙到102字!最意外的是错误率:以前总得删删改改,现在靠智能组词+云词库,打错的基本当场就能纠。
实话实说,刚切换时真想砸键盘。但全拼的“智能”确实香:省了学习双拼方案的死记硬背,不用操心哪种双拼方案更主流。要是你也想提速,直接拿这三招开练:
1. 放心用首字母偷懒
2. 死磕翻页快捷键
3. 按自己习惯养词库
真香!就是后悔没早点换——上周那篇会议纪要白挨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