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vr社区如何运营?避开这5个坑很关键

我掉坑的故事

去年脑子一热,跟俩哥们凑钱搞了个原创VR社区,想着让大家能在里面捏脸、搞创作、开虚拟派对。结果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踩的坑能埋人,今天掏心窝子说五个要命的。

坑一:没看清用户兜里有没有设备

开局我就犯傻,以为现在谁家还没个VR头盔?花大钱搞宣传,用户进来一看页面挺炫,扭头就走——因为六成人连设备都没摸过。我蹲后台看数据,用户流失率像坐火箭,这才反应过来:我压根没做网页版基础入口。火急火燎让技术加了个网页预览功能,哪怕用鼠标点点看也行,数据才慢慢爬回来。

坑二:内容池是个大水洼

上线那天更丢人。我们傻乎乎开放UGC(用户传内容),结果首页除了官方塞的十个模型,空空荡荡。用户进来逛两圈骂街:“鬼城?” 连夜逼团队捏了200个基础模型,还搞了个“传作品送会员”的土法子。第三天才看见用户传的第一个歪脖子树模型,差点没放鞭炮庆祝。

坑三:社交全靠吼

琢磨着VR社交得热闹?结果用户挂在线上一小时,互动次数为零。偷偷进服务器围观,发现俩人站广场上光挥手,对话框小得跟蚂蚁似的。改!把文字泡调成篮球大,加了个声控变声聊天功能。隔天再看,满世界都是捏着嗓子唱跑调情歌的,虽然吵得头疼,但互动量总算上来了。

坑四:功能越加越抽风

看别家搞虚拟演唱会眼红,我们也硬塞了个舞台系统。结果用户用老设备加载直接卡成PPT,反馈区骂声刷屏。更蠢的是,有人想传个自己做的椅子模型,得倒腾三小时转特殊3D文件格式。后来干脆砍了花里胡哨的功能,工具插件全免费开源,用户自己魔改去,省心又涨口碑。

坑五:闭着眼跟硬件厂商磕头

当初为抱某品牌大腿,承诺优先适配他家新头盔。结果机器跳票半年,我们功能全白写。用户拿着其他设备投诉不兼容,客服被喷到自闭。气得我直接改策略:管你什么牌子,插上就能进。测试组天天熬通宵测杂牌设备,有次适配某山寨眼镜,工程师边调代码边吐——那分辨率糊得像打了马赛克。

现在才明白的事

折腾一年总算活下来了,全靠用户骂得狠。昨天还有个哥们私信我:“你们最早那版烂得我想砸电脑。” 我回复:“巧了不是,我自己也想砸。” 最近清仓库还翻出三箱没送完的定制VR眼罩,全堆在厕所边上当装饰。合伙人说要不再试试新设备?我直接把样品扔他桌上:“要测你自己戴,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