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厨房柜子,突然发现角落里躺着一桶油,一看生产日期和开封时间,嚯,整整一年前开的盖!这还能吃吗?心里直犯嘀咕,扔了觉得浪费,不扔又怕吃坏肚子。琢磨半天,想起以前看过点土法子,干脆自己动手试试,用这三招来判断一下。
第一招:凑近闻闻味儿
我先拧开瓶盖,把油瓶凑到鼻子底下,使劲儿吸了口气。新鲜的好油应该是没啥大味儿的,或者有点淡淡的油香。可我手里这瓶闻着不对劲!一股子怪味直冲脑门,像是什么东西放久了的哈喇味,还有点苦兮兮的酸气。赶紧缩回脖子,光是闻着就觉得有点恶心劲上来了。这味道可太可疑了。
第二招:倒点出来看看色
光闻不保险,还得看颜色。我拿了个干净的白瓷碗,小心倒了小半碗油出来。刚开封时这油是清亮亮的黄色,现在碗里的油颜色明显变深了,看着有点发暗发沉,透光性也差了许多,浑浊糊涂的。不像新鲜油那种透亮的金黄色,倒像蒙了一层灰扑扑的旧布,看着就不清爽。
第三招:上手搅和搅和感觉感觉
一步上手!我用一根干净筷子在碗里搅了搅,再捞起来一点,让油滴回碗里。正常好油应该挺清爽、滑滑的,不粘稠。可这油滴落的时候感觉特别黏糊,拉得老长,滴下去后在油面上残留的一圈油印子半天也消不掉,碗里油液面都皱巴巴的。我用手指沾了点搓了搓,感觉也比平时买的油粘手,而且喉咙里隐约有点不舒服,像是被腻住了似的。
三招试完,这油基本被判了“死刑”:味道呛人,颜色发乌暗沉,手感黏腻糊喉咙。这哪还敢往锅里倒?老老实实找了空塑料瓶灌进去,瓶口拧紧准备当垃圾处理了。不过想想倒掉有点可惜,灵机一动记起来可以废物利用,拿去润滑生锈的门合页正顺便提醒大家一句,开封太久的油真别不舍得,身体要紧!平时买油也别贪大桶,吃完再买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