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我突发奇想,想琢磨琢磨四喜丸子到底指的是啥玩意儿,因为下周末打算请朋友来家聚餐,自己亲手整点地道菜。四喜丸子听着喜庆,但四喜具体是我可迷糊了,总不能端上桌时还糊里糊涂。
先从网上扒拉资料开始。我打开手机一通搜,发现好多老帖子都在争论不休,有的说是传统婚庆菜,有的非说是福禄寿禧,到底哪个准?我干脆翻出家里那本破旧菜谱,翻开一看,还真白纸黑字写着。福、禄、寿、喜,这就是四喜!为啥凑一块?原来是古时候人图吉利,过年过节的丸子做成四个大块儿,象征着人生四样好事儿。比方说福代表顺顺利利,禄就是发财当官,寿能活久点儿,喜嘛那就乐呵呵天天开心。这下明白了,敢情是给日子添彩头。
我的实验厨房折腾记
光知道理论不行,我得亲手整出来才算数。于是冲进厨房,撸起袖子就干。先备料:猪肉馅、葱花、姜末,加点鸡蛋清捏成团。可问题来了,丸子一做就散架,粘糊糊不听话。我急吼吼地加水调馅儿,结果更稀了。琢磨半天,想起菜谱上说加点面包糠,果然管用!丸子马上圆滚滚的,跟小皮球似的。炸的时候油温没控差点糊成一团黑煤球儿。我赶紧捞出来试试记忆法:福禄寿喜——福是刚炸出的香味儿,禄就是丸子成形时的成就感,寿是没糊掉的庆幸,喜?一看成品金黄透亮,心里美滋滋!
- 福:炸丸子时的香气,直接联想到福气满满。
- 禄:圆乎乎的丸子成形了,就记成升官发财的象征。
- 寿:出锅没烧焦,等于多活几年。
- 喜:全家尝着好吃嘻嘻哈哈,立马乐开花。
端上桌给老婆试吃,她一口咬下去猛夸香喷喷,我这心里石头才落了地儿。记四喜根本不费脑子:福禄寿喜,顺着丸子的制作顺序来念——准备材料算福气,下锅变圆是发财,成品完好活得久,入口大笑真欢喜。下次有人问,我张嘴就能秃噜出来,再不怕忘东忘西闹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