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早上刷到个热点标题,给我乐得直拍大腿——说是一帮博士憋了四五个月没啃下来的难题,韦神瞟了两眼就解出来了。这不就是我上周整理笔记时琢磨的事儿嘛赶紧把电脑里吃灰的文件夹翻出来说道说道。
刷到新闻那会儿
当时正蹲厕所刷手机,热搜弹窗“#韦神#”仨字蹦出来。好家伙,点进去看见视频里那个头发乱糟糟的小伙子,握着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写,底下七八个穿西装的一直在擦汗。我心说这不典型的“屠龙刀砍蚂蚁”现场么?顺手就把页面截图丢进笔记软件里存着了。
整理过期茶叶的灵感
午休收拾柜子发现盒过期铁观音,本想直接扔垃圾桶,突然瞅见包装上印着“三重发酵工艺”。这不就跟博士团队似的么!搞得太复杂反而把简单路子堵死了。赶紧扯张便签记关键词:知识茧房/信息过载/解法洁癖。
- 翻出半年前收藏的文献综述压缩包
- 把韦神演讲视频调成2倍速重温
- 茶渍滴在去年参会证上晕开个墨圈
深夜暴击时刻
半夜两点灌第三杯黑咖啡时突然开窍:那帮博士卡壳根本不是水平问题!监控他们演算稿的云盘记录就知道,光文献引用目录就列了27页,变量符号设了上百个。而韦神的草稿纸?网友拍到他在食堂垫酸菜鱼的半张纸,连希腊字母都没用几个。
敲着键盘把对比图做出来时,窗外垃圾车都开始收第二趟了。发现核心规律就两条:
- 博士团在搭精密乐高城堡
- 韦神直接抽掉最底下那根积木
冰箱门上的顿悟
今早热剩饭时盯着冰箱磁贴发呆——去年参加数学论坛送的卡通公式贴。醍醐灌顶!这不就是韦神解题思路的实体化吗?磁贴排布横平竖直的,跟博士们盘根错节的思维导图简直云泥之别。智慧的本质可能真就是冰箱贴的逻辑:用最少的磁力点固定最大面积的信息。
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看磨太狠反而把刀磨圆了。下午特地去五金店买了把最朴素的斧头挂书房,提醒自己别活成那群博士的模样。分享这茬儿不为吹捧谁,主要是警醒自个儿:有些事儿卡壳时,把资料打包发隔壁高中生试试,说不定三分钟就给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