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上经常需要转换PDF文件,但我发现用Acrobat Distiller弄出来的东西总是有点模糊,打印出来效果差得很。一对比同事分享的文档,我就知道肯定有问题了。这不爽,明明文件原稿挺干净的,怎么就压缩得这么差劲?我就琢磨着,肯定是设置哪里不对劲。
开始动手查原因
我根本不想看什么官方手册,那玩意儿太长了。我就直接打开Acrobat Distiller软件,瞎点一通想找出门道来。在“文件”菜单里头,找到了一个叫“高级设置”的选项,点进去一看全是英文名词,头都大了。我记得以前听人说过,问题可能出在压缩和分辨率这块,所以就主要盯着这两项搞。
具体怎么操作?我先选了个常用的“High Quality Print”预设,然后乱改那些滑块和数字。分辨率那块本来是600的,我把它调低到300,试了试转换个简单的文本文档。结果打印出来,字儿都糊成一团了,白浪费了一堆纸。一摸脑袋才想起来,可能得反着来?我就又试了把分辨率拉到1200,压缩质量从“标准”提到“最高”。结果文件大小爆涨,传输慢得像蜗牛。
反复试验调整
折腾了两天,我还是没搞明白。有一次,我无意间在压缩选项里勾上了一个叫“保留细节”的框,又改了一个叫“平滑文本边缘”的小开关。这回转换出来,效果突然好了一点。图片变清晰了,文字也没那么毛刺了。不过我还觉得不够,我就换了几种不同预设组合着玩:先用“印刷品质”试,再切回“数字出版”调调参数。
过程中犯了不少傻。比如有一次,我把图像压缩的算法选错了类型,直接让一张图失真得像个马赛克。文件没保存整个系统卡死了,害得我重启电脑。还有一回,设置保存时没命名清楚,结果后来找不到改过的那版,只能重新来过。
终于找到平衡点
我总结出个法子:别把分辨率设太高或太低,就在600到900之间浮动最合适;压缩质量选“中高”就行,别拉满;关键是在“颜色管理”那块,把默认的“自动”改成“手动指定”,然后调整一个叫“伽马值”的小数点位置(虽然这词听起来怪,就是个数字微调)。我用了这三招去试不同的PDF文件:有纯文字的,有带图的,还有扫描的纸张。
- 纯文字文档:调高字体平滑度,降低一点压缩强度,文件就轻巧又清晰。
- 带图文件:确保图片分辨率保持在600,勾上细节保留选项,图像就不糊了。
- 扫描件:加一丢丢锐化,但别过量,打印出来效果就好多了。
每次改完,我都打印出来对比,或者发给同事帮忙看效果。前前后后试了七八次,终于摸清门道。
效果提升收获大
搞定了这些小调整后,再弄PDF的时候明显爽多了。文件打印出来,文字变锐利了,图片细节也更丰富了;文件大小倒没太大变化,比之前还轻了一点点。同事们都夸我弄的质量老板还给个小表扬。关键是不用靠什么专业工具,就是软件里点点点,改几个数字的事儿。这以后工作流程就顺多了,省时又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