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差点社死现场
事情得从上周五说起,我吭哧瘪肚写了篇Python调试心得放朋友圈。开头美滋滋配了个[笑脸][大拇指]表情,结果二大爷在底下问:“这俩黄方块是啥意思?故障代码?”
当时我就懵了。蹲马桶上戳开评论区,看见满屏问号才反应过来:
- 表弟以为[骷髅]是游戏通关标志
- 同事把[便便]当成巧克力图标
- 最绝的是我妈,非说[破涕为笑]是流泪的南瓜头
连夜删了重发纯文字版,拿擀面杖把手机输入法表情栏戳了十几个洞。转头跟媳妇吐槽:“你说这笑脸图标咋还能闹误会?”人家眼皮都没抬:“你上次发那个[微笑],我舅以为你假笑嘲讽他。”
自测翻车实录
今早故意发朋友圈测试:“空调[雪花]模式比[太阳]省电[灯泡]”。结果:
- 二姨夫问雪花是不是除湿功能
- 前同事私聊问灯泡代表什么参数
- 高中同学点赞说“原来太阳图标是制热”
最狠的是维修师傅,直接甩来报价单:“换显示屏488,要修吗?”配图是我那条朋友圈截图,用红圈把雪花太阳灯泡全标出来了。
硬核改造工程
下午三点盘腿坐地毯上,把收藏的干货文章全掏出来:
- 遇到“TCP协议”直接改成“网线传数据规矩”
- 看见“异步调用”就涂成“后台偷偷干活”
- 把“API报错”描成“手机弹出红色警告”
改到第9篇时突然手滑,把“分布式存储”写成“文件分开放不同柜子”。正想撕本子,我妈端水果过来瞄了眼:“这个好懂!就跟咱家米面分罐装似的。”
效果拔群
刚重发的冰箱省电技巧长这样:“温度调数字5比调数字7省电(冬天要反着)”。配图是温度旋钮照片,用修正液在5和7旁边描了粗箭头。20分钟后炸出38条评论:
- 三大姨:“早说!我家常年扭到8”
- 快递小哥:“明天把我家冰箱拍给你帮看看?”
- 连楼下小超市老板都问:“冰柜也能这么调不?”
现在敲字手还是抖的——原来把[呲牙]写成“哈哈哈”,把“内存泄漏”说成“程序吃撑了吐数据”,真有人愿意看完三屏幕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