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青蒿素这玩意儿到底从哪棵草里蹦出来的,网上说啥的都有,干脆自己动手搞明白。
发现个大问题
老早就在各种地方看到“青蒿素是从青蒿里提取的”,听着合情合理嘛直到有回写东西,顺手搜了下青蒿长啥样,发现我家后山坡那几棵一直被我当野蒿子的草,跟图片里的青蒿长得还挺像!心里美滋滋,感觉发现了宝藏。
动手找答案
我寻思光看图片不行,得亲自摸摸闻闻。找个周末,揣着手机就奔山坡去了。蹲在一丛蒿草边上对着手机使劲比对,叶子形状是对上了,可总觉得哪不对劲。网上说青蒿叶子搓开有清香味儿,可我揪了几片叶子,搓了又搓,凑鼻子底下闻——啥清香味儿?就是一股挺冲、有点药味的草腥气。
心里嘀咕了:“奇了怪了,名字叫‘青蒿’,可这味儿也不清?难道网上都是瞎说的?” 这事儿悬在心里成了个疙瘩。
植物园里问明白
后来去市里的植物园遛弯,看到草药区,逮住个穿着工作服的老园丁就请教。我说:“师傅,您这儿有正儿八经的青蒿吗?” 师傅指着角落里几棵绿油油、叶子细细碎碎的植物说:“喏,那就是。”
我凑近了细看,问:“这搓开了啥味儿?” 师傅笑着说:“你试试呗。” 我搓了几下闻闻,确实有股子淡淡的、还算好闻的清香味儿。我赶紧问:“那黄花蒿?跟它长得像吗?也在这儿?”
老师傅摇摇头,指着远处阳光特好的地方一大片明显长得更高的、顶头开着密密麻麻小黄花的蒿草说:“喏,那全是黄花蒿,跟青蒿不是一家子,差得远嘞。” 我一听来了精神,小跑过去。好家伙,这黄花蒿长得老高,叶子跟青蒿比可差多了,叶子形状更“碎”,像鱼骨头似的,味道嘛……我用指甲掐了点叶子一闻,一股味儿直冲脑门!贼浓烈、贼“冲”、带点苦味的药草味儿,跟我家坡上闻着那个味儿一模一样!
恍然大悟
老园丁看我这么来劲,乐呵呵地说:“小伙子挺认真!跟你简单说说:”
- 青蒿和黄花蒿:这俩货看着都带“蒿”,名字也像,远看叶子都绿绿的,可凑近了看,它们叶子长法、开的花颜色、身上那味儿,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 搞混的根源:关键点在这!药典里管能出青蒿素的这棵草,它的学名叫“Artemisia annua L.”。咱中文按规矩该叫它“黄花蒿”,因为它确实开着小小的黄花嘛可现在满世界都流行叫它“青蒿”,完全是因为当年科学大佬命名时参考了地方名字,而传统上很多地方就把黄花蒿叫“青蒿”。这称呼叫顺口了,结果彻底把大家绕晕了!真正的“青蒿”学名是“Artemisia carvifolia”,它没黄花,搓开了也不是那味儿,最关键的是——它里面根本没啥青蒿素!
听完我全明白了!怪不得我家后山坡那几棵“蒿子”搓开是“冲”味儿,原来都是黄花蒿!路边田边那种长得又高又壮、开着不起眼小黄花的家伙才是正主儿!
折腾一圈总结就一句话: 你要问青蒿素的来源在哪里?根本的植物来源就是野地里、山坡上到处乱窜的黄花蒿!甭管大家伙儿叫它“青蒿”叫得有多顺溜,认准“黄花蒿”这个根儿才不会找错!远看都是蒿子,近看叶子不同,味道一搓就知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