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书房抽屉找备用电池,突然翻出我爷留下的老棋盘。灰扑扑的木头裂了道缝,用透明胶带粘得歪七扭八。捏着棋盘角突然愣住——琴棋书画里的「棋」到底指哪种?象棋?围棋?还是干脆一锅炖?这事儿必须整明白。
翻资料差点掀翻书桌
大清早冲图书馆,直奔古籍区找线索。先抓了本《说文解字》,烫金封面全是灰,呛得连打三个喷嚏。翻到「棋」字条懵了:「博奕也。从木,其声」。这不跟没说一样?不死心又刨出《西京杂记》,读到「戚夫人侍高祖八月四日,雕玉为棋,每出皆投金壶」那段,啪地把书拍桌上——汉朝人下个棋还得用玉做的?狗大户!
甲骨文把我整破防了
下午蹲博物馆官网查甲骨文。鼠标滚轮滑过「六博棋」复原图,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这玩意儿居然有12根曲棍!棋盘跟烧烤架似的插满竹签,旁边还配六颗骰子。我盯着屏幕喃喃自语:「老祖宗搁这搞烧烤派对?」突然理解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时有多绝望。
- 商朝六博:竹签+骰子+喝酒(划重点)
- 南北朝象戏:铜铸战车能弹飞棋子
- 唐朝双陆棋:贵妇圈爆款,武则天最爱
翻到敦煌棋谱残卷时更崩溃。唐代棋手画符似的记谱法,活像道士驱鬼符。比划半天才看懂那蝌蚪文标注的是「马跳对角,车可拆桥」。
实战差点掀桌
回家翻出三叔送的云子围棋,棋子碰撞声倒是清脆。结果刚下十分钟就走成五子棋,对面学棋的侄女笑到捶地。不服气改玩越南大象棋,木雕象鼻子卡在楚河汉界,硬拔时拽断半截象腿——现在那瘸腿象还在茶几上罚站。
查全球棋谱惊掉下巴
熬夜翻外网资料更魔幻。印度恰图兰卡棋盘格子多得像Excel表,波斯人把「王车易位」搞成国王和骑兵换盔甲。最绝是泰国象棋,战败的象棋子直接劈了当柴烧,这胜负欲就离谱!
今早给棋痴姥爷视频,老头儿听完嗤笑:「你们小年轻瞎讲究,俺们五八年大炼钢铁那会儿,拿齿轮当棋子照样杀得嗷嗷叫!」得,搞半天棋的终极奥义是手边有啥就玩啥。
现在看着粘胶带的破棋盘顺眼多了,裂纹里说不定卡着宋徽宗打翻的茶渍。打算周末学古人「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得先买盏防摔的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