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网络流行语怎么火起来的?分析这5个关键传播因素!

昨天晚上,我躺在沙发上翻手机,突然看到有人讨论2011年的网络流行语,什么“神马都是浮云”、“有木有”这些词。我琢磨着,这些老梗当年怎么就那么火?正好我这人爱瞎琢磨,就打算写个博客分析一下。说干就干,我立马跳起来,冲进书房打开电脑。

我先扒拉出旧手机,翻看2011年的聊天记录。一堆群里全是这些流行语,看得我直乐。然后我打开搜索引擎,噼里啪输入“2011网络流行语来源”,跳出一堆论坛帖子、新闻讨论。搞了俩小时,资料多得我头都晕。第二天我又去楼下奶茶店蹲点,和几个老网友瞎聊这事儿。他们都笑我“太八卦了”,但我还是死磕着记笔记。

我的分析过程

坐回电脑前,我开始整理思路。我把查到的信息全拼起来,挨个儿检查为啥这些词能火。翻箱倒柜,找出十来个例子,比如“给力”、“坑爹”这些。分析了半天,我总结出5个关键传播因素,都是从实际过程中抠出来的。

具体咋分析的?我拿纸笔一条条写:

  • 先看看词是哪儿来的,是网友瞎编的还是从电视剧学的。
  • 再琢磨传播速度,比如在QQ群几天被刷屏。
  • 找共性,比如是不是容易带节奏。
折腾了一天,腰酸背痛,但我总算整明白了。

5个关键传播因素

弄清楚了这些,我哗写了五个点:

  • 段子接地气:像“有木有”,听着就搞笑,还容易模仿。
  • 娱乐节目带火:有些词是综艺节目里蹦出来的,一播就疯传。
  • 网友瞎起哄:论坛上一堆人跟风吐槽,热度就炸了。
  • 短小精悍:几个字就能表达意思,顺手就分享出去。
  • 时代情绪契合:2011年那会儿大家都自嘲日子苦,说“神马都是浮云”,正好发泄怨气。
写完后,我差点拍桌子喊“搞定”。

完事了,我还挺得意,把博客发上去,结果一堆人评论说“分析得挺糙,但挺真实”。这事儿让我想起2011年,我刚工作被炒了鱿鱼,整天刷网上流行语泄愤。现在想想,那些词能火,不就因为像咱老百姓的日常抱怨吗?网络真他妈是个大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