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会借助哪种昆虫当天然灯?黑夜里的小灯笼闪亮登场

上个月刷手机看到个冷知识,说古人会抓萤火虫当灯用。我心说这不扯淡么,黑乎乎一小虫子能照个啥亮?刚好老家田埂边萤火虫多的是,干脆亲自试试看。

一、准备工作

翻箱倒柜找出三样家伙事:罐头瓶(吃完黄桃剩下的)、纱布(老婆屯的医用纱布边角料)、橡皮筋(捆葱剩下的)。瓶盖拿钉子戳了七八个孔透气,怕虫子闷死。

二、开抓行动

晚上八点多拎着罐子摸到水稻田。刚靠近草丛就看见七八个绿点点在飘,跟无人机信号灯似的。伸手往空中瞎捞半天,毛都没抓到——这玩意儿飞得贼快还拐弯。

蹲田埂上抽了根烟想招儿,突然发现草叶上趴着几只懒得飞的。这下简单了,捏住翅膀往瓶里塞,跟捡豆子似的。十分钟就抓了二十多只,罐子底下绿莹莹一片。

三、实验结果

把罐子放厨房桌上关灯。好家伙!绿光忽闪忽闪跟迪厅灯球似的。凑近了看勉强能看清瓶身上的「糖水黄桃」标签字儿,但想把瓶光照当台灯用?纯属做梦。

  • 亮度问题:撑死了能当个夜光手表用,想看书?眼睛瞪瞎也看不清
  • 续航拉垮:头半小时还挺嗨,两小时后光就暗一半,有些直接熄火装死
  • 虫子罢工:往瓶底扔了苹果片菜叶子,第二天全变虫干了

四、为啥不靠谱

上网查了才知道古人用这招更惨。「囊萤夜读」纯属扯淡!抓过萤火虫的都知道:

  1. 几十只才能攒出点亮度
  2. 虫子受惊根本不发光
  3. 寿命短得跟放烟花似的

我抓这些活不过三天,古人怕不是得天天熬夜抓虫。

五、意外收获

把半死不活的虫子倒回田里时,小侄子看见了追着跑。索性用针管壳做了个迷你观虫盒,给他塞了两只带回家。小孩当个新鲜玩具倒挺乐呵——比当灯泡实用多了。

想体验古人生活不如买支手电筒,这纯纯是古代穷书生没得选的憋屈法子!现在要还有人搞这个,不是行为艺术就是脑子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