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炖红烧肉打开冰箱,好家伙,橱柜里那瓶郫县豆瓣酱都快见底了。包装上“郫县”俩字晃得我眼睛疼——这玩意儿到底哪省产的?山西?湖南?想半天没个头绪,干脆撸袖子自己查个明白。
翻箱倒柜找线索
我先抄起厨房那瓶快空了的豆瓣酱,塑料瓶身上印着“四川·郫县”小字,但生产地址写的却是隔壁眉山工厂。好家伙,这地址跟名字还能玩躲猫猫的?我立马掏出手机搜“郫县在哪儿”,百度地图啪地弹出来个红点——四川成都边儿上!四川人给我站出来!
超市实地大侦查
楼下超市调料区我跑三回了,捏着五六瓶豆瓣酱挨个扒拉标签。鹃城牌、绍丰和的老牌子清一色“四川郫都区”,新出的网红款倒是写重庆、河南的厂址。导购大姐看我蹲地上翻瓶底,笑得直拍大腿:“挑豆瓣酱看红油!四川的酱发酵久,红油稠得挂勺!”她甩过来一瓶,我抠开盖子一闻,那股子蚕豆混着辣椒的醇厚味儿,跟家里那瓶河南产的刺鼻香精味完全两码事。
- 鹃城牌瓶底压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钢印
- 河南产的配料表第三位竟是“豆瓣香精”
- 重庆货颜色发暗,辣味冲得呛嗓子
翻车现场变课堂
晚上炒回锅肉直接翻车。用河南产那瓶酱下锅,油一爆香满屋喷嚏声,炒完肉片黑得像煤球。第二天换了鹃城牌,红油慢慢煸出香味,肉片卷成灯盏窝儿晶莹透亮。老婆边扒饭边吐槽:“昨天那盘喂狗都得挨咬!”
蹲厨房悟出门道
后来淘到本老菜谱才搞懂门道。郫县豆瓣讲究“晴天晒、雨天盖、昼夜翻”,蚕豆得用二荆条辣椒泡足180天。怪不得四川产的价格贵一倍——人家光晒酱的坛子就得占半亩地!那些外地厂速成的豆瓣酱,加再多红色素也腌不出那股子醇厚。
昨天跟楼下川菜馆老板唠这事儿,他嘬着烟笑出褶子:“我们厨子命都是郫县豆瓣给的!外省酱?狗都不进货!” 结果我脑子一热跟他拼团买了二十斤坛装酱,现在阳台摞着五个酱坛子,老婆扬言再买就让我抱着坛子睡楼道——可谁让四川人把这玩意儿做得这么绝!
(刚发现最底下那坛漏了,红油渗穿了橱柜底板...今晚怕不是真要睡楼道了,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