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唠嗑了。最近没啥特别新鲜的事儿,就寻思着聊聊看电视剧这点事儿,特别是那个结局,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一、最初的执念:逢烂尾必抓狂
想当年,我也是个热血追剧青年。一部剧从头追到尾,每天掐着点儿等更新,那叫一个投入。结果?好家伙,十部剧里得有那么三四部,结局能把我气个半死。要么主角强行BE,要么逻辑喂了狗,要么挖坑不填急死个人。 每次看完这种烂尾剧,我都得郁闷好几天,感觉自己浪费了那么多感情和时间,简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真实写照。
我还记得,有段时间特别迷一部古装剧,男女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眼瞅着就要修成正果了,编剧大手一挥,男主为了天下苍生牺牲了,女主孤独终老。当时我就差给编剧寄刀片了,在网上跟人激情对线,疯狂吐槽,感觉不把这股怨气撒出去,我能憋出内伤。
二、转变的契机:开始“自我抢救”
被“伤害”的次数多了,我也就慢慢“学乖”了。主要是一个契机,有一次看一部现代剧,前面都挺节奏、演员演技都在线,结果大结局前五分钟,突然空降一个小三,把原本美满的家庭搅得天翻地覆,然后就没了!我当时就坐在沙发上,愣了得有十分钟,脑子里一片空白。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琢磨了。你说咱生气,人家编剧导演也听不见,气坏了还是自个儿受罪。电视剧嘛说白了就是个娱乐,图个开心。既然它给不了我完美的结局,那我能不能自个儿给它“创造”一个?
三、我的实践过程:脑补与记录
于是我的“电视剧完美结局”实践就开始了。具体咋操作?
- 第一步:识别“烂尾”预警。 看剧的时候,如果剧情开始走向越来越离谱,或者人物行为逻辑开始崩坏,我就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告诉自己:“这剧可能要烂尾,别太真情实感了。”
- 第二步:暂停并脑补。 当剧情发展到我觉得实在无法接受,或者结局出来确实不满意的时候,我会果断按下暂停键,或者干脆不看几集。然后,我就开始自个儿琢磨了。我会想,如果我是编剧,我会怎么安排这个结局? 主角们应该有个什么样的归宿才算合理又圆满?
- 第三步:动手“修正”。 有时候光想不过瘾,我还会拿个小本本,或者在手机备忘录里,简单写下我构思的“完美结局”。比如,那部男主牺牲的古装剧,我就给它改成了男主假死,和女主归隐山林,过上了神仙眷侣的日子。那部空降小三的现代剧,我直接把那段掐了,让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地生活下去。
- 第四步:选择性遗忘。 写完我自己的结局后,我就努力把电视剧那个糟心的结局给忘了,只记着我“修正”过的版本。这样一来,这部剧在我心里,就变成了一个拥有“完美结局”的好剧。
四、实践的成果:心态平和,看剧更快乐
你还别说,自从我开始这么“折腾”之后,看剧的心态真的平和了不少。以前看到烂尾剧,能气得吃不下饭;顶多就是撇撇嘴,然后默默打开我的“结局修改器”,大笔一挥,所有意难平通通改写。
说白了,就是自己哄自己开心。 但这种自我调节,确实让我看剧的过程变得更愉悦了。我不再过分纠结于编剧的“恶意”,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欣赏剧情中精彩的部分,以及演员们出色的表演上。如果结局那是锦上添花;如果结局不那我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每当朋友跟我吐槽某部剧烂尾的时候,我都会乐呵呵地跟他们分享我的这套“完美结局”大法。生活嘛已经够多糟心事儿了,看个电视剧就别再给自己添堵了,对?
这就是我关于“电视剧完美结局”的一点小实践和小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同样被烂尾剧困扰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启发。下次再遇到不满意的结局,不妨也试试给自己“编”一个,说不定心情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